看不懂齊澤克,但想寒暄幾句?──齊氏精神分析與電影之關係指南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3/4

前言

英國作家道格拉斯.亞當斯將《異世奇人》(Doctor Who)報廢的劇本,修改寫成科幻喜劇小說《銀河便車指南》。故事裡有一本神奇的指南書,它的第一句是「別慌張⋯⋯」,教曉主角星際銀河裡的各項知識。內容可謂應有盡有,上至計算生命意義的宇宙電腦內容,下至某某星族的性格缺點等等,幾乎無所不包。儘管本文說不上是齊澤克、拉康派的概念指南手冊,也沒辦法包羅他們的一切理論學說。但是,別慌張!雖說我沒本事寫一份概念字典或精神分析版本的百科全書,但筆者有信心寫一篇入門級指南,哪怕你以後聽到有人引用齊氏冷笑話(卻找不到笑點),還是在哲學系、電影系、文研或藝文青界的社交場合找話題時,起碼有一、兩點基礎防身。

繼續閱讀

習作(I)政治藝術學批判──與本雅明一起閱讀席勒的《美學書簡》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2/17

一、前題:批判的哲學、哲學的批判與習作

1. 批判的哲學

據說,古希臘哲人總將「認識你自己」掛在嘴邊,提點別人多注意自己。如果說,此乃批判思維的起點,那麼它終究是起點而已,實非批判思維本身。後來,「認識你自己」傳到老康德(Immanuel Kant)手上便結束了。像老共黨員的慣常用語,這一句古希臘名言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」,康德改以「我能認識甚麼?」作題,為後世帶來了批判思考。就此,「批判的思考」並非狹義,它不單指阿多諾(Theodor W. Adorno)、馬庫色(Herbert Marcuse)、哈伯瑪斯(Jürgen Habermas)和霍耐特(Axel Honneth)等法蘭克福學派的「批判理論」;它是廣義的,基本上,康德之後的哲學家只得一樣職責(如果「哲學家」算是一份工作/一種社會職能的話):批判。

繼續閱讀

安樂椅偵探閱讀法:重温德波的《景觀社會》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2/6

一、前題:讀方法

翻開任何一本通俗的媒體批判理論書,便發現書裡經常提到的名字,除了貌似啓發了華卓斯基兄⋯⋯姐妹(The Wachowskis)製作《廿二世紀殺人網絡》(The Matrix)的尚.布希亞(Jean Baudrillard)外,相信還有居伊.德波(Guy Debord)。在一般人(包括筆者)眼裡,德波是一名由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養大的法國先鋒派電影工作者。然而,作為情景主義國際(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,簡稱IS)的革命份子之一,德波不但參與了烽煙四起的1968年赤色五月,還為後世獻出一本《景觀社會》(La sociétédu spectacle,下文簡稱為《景》)。

繼續閱讀

何謂影評──布迪厄式的沉思,或為何影評是沒有經濟效益的產物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1/28

前題:本文以社會學方法,分析「影評」到底所謂何物(當然,僅適用香港現今的情況),筆者的意圖很簡單:呼籲大家不要再寫也不要再讀影評,換言之,本文旨在證明影評是一種沒有經濟效益、耗損任何人時間的電影工業副產品。就此,標題改得恰如其分,我們的分析方法可稱之為「布迪厄式的沉思」(Bourdieusian Meditations)。筆者採取的是布迪厄的理論立場:揭示埋藏在事情背後的社會條件,或清除一些「社會現象背後有事隱藏」的錯覺與幻象(即,引用黑格爾的說法:表象的表象就是真相)。

繼續閱讀

電影本體論入門篇:六個基本概念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1/21

在很多人眼中,電影是大眾娛樂,理應沒有門檻。然而,每當有人問「電影的本質是甚麼?」時,難免會跌入由一堆晦澀難懂的哲學、美學術語混雜而成的泥沼中。它們就像少數人組成的社群所印發的貨幣,只在學院象牙塔內流通。一些影迷對此疑問(「電影是甚麼?」)大感興趣,卻沒有相應的知識概念,看見相應研究往往感覺離題萬丈。相反,具有哲學、文學或藝術知識基礎的人,覺得電影研究的術語太專門,讀起相關文章時感到不知所云。

繼續閱讀

重温布迪厄的《論電視》,或為何我們無須(滑稽地仿效布迪厄的造法來)弄一本《論網絡》

原刊於《映畫手民》刊登日期:2018/1/16

前題:本文延續〈電影是甚麼?──重温巴贊的重要論文〉的基本論調:雖説電影自誕生至此,它屢遭被另一種媒介替代的危機,姑勿論對手是攝影機、電視機,還是現今相當流行的OTT網上串流平台也好,電影總是給人一種「一直在走下坡」的頹勢感覺。然而,此乃健康的良性競爭現象:必須透過──設置於它自身外部的──對手的各番挑戰,「電影」才能認識到自身不可被別人替取的藝術特質。

繼續閱讀